我国的硬度基准,是基于当前我国计量科学技术,在制造技术条件的保证下,根据不同硬度检测方法的定义制造出的最高精度的标准仪器,以这些标准仪器作为国家标准进行硬度量值的传递,用以统一全国硬度量值。硬度基准是保证硬度计准确一致的基础。各种硬度的国家基准必须得到国家计量标准总局的批准后方可执行。
目前国际上对于常用的硬度检测,如布氏、洛氏、维氏等有一致的定义,但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硬度计量标准器。在这一点上不同于质量、长度和温度等。因此,多数工业先进国家各有自己的基准,尽管这些基准都是从统一定义出发的,由于设计和制造技术等原因,实际上各国硬度基准之间还存在一些微小差别。在20世纪70年代国际比对结果,洛氏硬度最高约差1到1.5个单位。追求基准硬度值最大限度接近国际统一定义值是很重要的。它一方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及工业技术水平,同时,在对外贸易、科学技术交流等工作中有现实的意义。
一、布氏硬度国家基准及检定系统
国家计量科学研究院早于1965年,就建立起我国布氏硬度基准。布氏硬度基准硬度计共有两种,一种为29.42kN(3000kgf)布氏硬度基准机,施加力范围为10.839kN(187.5kfg)~29.42kN(3000kfg);另一种为1.839kN(187.5kfg)小负荷布氏硬度基准机,施加力范围为153.2N(15.525kgf)~1.839kN(187.5kgf)。对29.42kN布氏基准机的检测力、钢球(碳化钨球)、检测条件等引入误差进行严格检查分析后,现在最大的不确定度δ≤0.5%。
二、洛氏硬度国家基准检定系统
我国根据洛氏硬度定义,设计并制造了直接加荷式的高精度的基准洛氏硬度计。早于1961年8月就经过了国家鉴定。当时其综合误差δ≤±0.2HR。
我国表面洛氏硬度基准是1965年正式建立和进行传递的。基准表面洛氏硬度计本身的综合误差当时δ≤±0.3HR。
洛氏硬度国家基准不确定度δ(3σ)≤0.10HR。
三、维氏硬度国家基准及检定系统
我国于1965年建立起维氏硬度基准,并即开始了传递工作。显微维氏硬度基准于1979年正式建立。
四、肖氏硬度国家基准及检定系统
国家计量基准反弹肖氏硬度计和冲头组组成。国家计量基准复现的肖氏硬度的量值范围是5~105HSD。国家计量基准的不确定度δ=0.9HSD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