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工业生产与在役运行安全维护领域中,通常以超声波探伤仪无损检测人员,技术资格等级来划分不同的岗位职责。我国的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等级,已经与国际接轨,分为三个等级,即1级(初级)、2级(中级)和3级(高级)。
1级人员是生产第一线的操作工人,即无损检测技工,他们一般进行具体的检测操作,和检测结果的记录,不能对检测结果,作出评价并签发检测报告。
2级人员也是生产第一线的操作人员,但是具备了一定的检测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,要求能够对检测结果,作出评价并签发检测报告,对检测结果负责。
3级人员是无损检测人员的,最高技术资格等级,要求具有较全面的理论知识,和丰富的操作实践经验,要求能够负责无损检测方案的制定、无损检测工艺规程的编写、无损检测技术标准的制定、鉴定与审核1、2级人员的检测结果是否正确、参与涉及无损检测技术争议的仲裁、协助生产第一线的事故与故障判断和分析、指导与培训和考核1、2级无损检测人员等。
从超声波探伤仪人才需求来说,生产第一线的检测技工需求量最大,这些人才需要对检测实际操作非常熟练,有三年的中专教育即可完成。但有不少企业甚至招聘文化程度低的农民工,经过简单培训就从事无损检测工作,这一方面不能保证无损检测的质量和可靠性,另一方面也正说明了,超声波探伤仪无损检测技工的紧缺,然而我国培养无损检测技工的学校却很少。
现在国家大力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,应以培养生产第一线的,无损检测技师为目标,同时应加强此类学生的定位观念和工作安定意识。
超声波探伤仪专业方向的本科毕业生,在企业应该能够成为无损检测技术骨干、无损检测技术管理人员,为企业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新问题,为在役运行安全维护提供技术支持,在科研、教学、培训、无损检测仪器设备及器材开发等领域,也能很快适应和满足技术发展的需要。因此,学校在培养定位上,不能仅以培养无损检测技师和考取2级证为目标,更不能零敲碎打地开设少量的,无损检测技术课程,而应该以培养高素质的,无损检测工程师为目标,并应该规范、系统地进行培养。
至于硕士、博士,由于其读研期间,通常都是跟着导师从事,某项技术或理论的研究,毕业后主要是到高校和研究院所,从事无损检测理论与技术科研工作,但到企业工作则往往直接表现出,缺乏实践经验和技术不够全面、知识面狭窄,本科阶段没接受过规范、系统的无损检测学习的人更是如此,往往需要重新进行实践方面的培养。
综上所述,笔者认为国内超声波探伤仪人才的培养,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:
中专教育层次,应能满足培养初级(1级),即无损检测技工的需要,并使学生具有进一步成为2级人员,所必须的一定的基础知识,国家应该大幅度增加这方面的教育投入。
大专教育层次应能满足培养中级(2级),即无损检测操作人员的需要,并使学生具有进一步成为3级人员,所必须的一定的基础知识,而且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职业心态教育,明确自己的定位,努力在生产第一线做出自己的贡献。
本科教育层次应该是,考虑满足培养无损检测工程师、高级(3级)无损检测人员,以及从事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、仪器开发等的需要。
研究生教育层次,应该是考虑满足培养超声波探伤仪,高级工程师和独立开展检测理论与方法研究、无损检测仪器开发的需要。
|